7月10日晚9點🧏,恒达娱乐暑期社會實踐誌願者隊伍終於“翻山越嶺”地抵達了雲南省楚雄自治州雙柏縣,進行為期4天的三下鄉活動。
搭建愛心之橋
一個星期前誌願者們還在學校忙碌的各方籌備物資,書包30個♝,文具組合240份,文具禮盒30套,鞋子100雙,服裝20套👐🏻,鉛筆400支,筆記本100本......整整6個28寸的行李箱裏面承載的不僅僅是捐贈物品↕️,同時也飽含了學校師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滿滿的愛心。2500千米看似相距甚遠,但其實早已有一座愛心之橋從大山深處被架起,通向了外面的世界,愛心物資就這樣一件件平穩安全的抵達🧑🏻。當山區孩子們捧著新鞋連連道謝,滿心歡喜試穿,此時此刻◀️😴,誌願者們長途跋涉的勞累立刻煙消雲散。
創造希望之路
從雙柏縣城來到妥甸鎮完小還需要走30多裏的山路🍂🔖,剛剛還因為顛簸而暈車的誌願者們,一踏進校門就精神抖擻的開展起支教活動。整個課堂圍繞“走出大山,走進大學”展開🖕🏿,初嘗“師者”滋味的誌願者們剛開始的時候略顯拘束🤷🏿♂️,隨著孩子們的氣氛越來越活躍,“老師們”也漸漸遊刃有余🏅,孩子們坐在下面認真且好奇地聽著老師講每一句話,從上海的地標建築到大學豐富多彩的生活,中間穿插的“軍訓模擬”和孩子們齊聲合唱《手牽手》把大家的情緒都推向了高潮。
支教誌願者陳倩含著眼淚說🏃🏻♂️➡️:“還沒來之前💁🏼,呂晶晶老師給我們介紹雙柏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孩子們都是光腳走山路上學↕️,小背簍裏除了書本就是一個星期的口糧——辣醬和土豆。我剛剛踏進校門時☔️,發現孩子們沒有光著腳丫子。等給他們換上新鞋那一刻🎸,我驚呆了,小腳上傷痕累累、汙泥斑斑。原來他們知道今天會有支教團老師來,才紛紛穿上了平日裏舍不得穿的鞋子和最好的衣服🚴♀️。”
雙柏縣妥甸鎮完小李校長的一番話更讓人動容:“即使山裏條件這麽艱苦🛡,我們還是會盡力鼓勵村民們讓孩子完成基礎教育🔭,而不是放棄學業去外出打工或者幫忙幹農活。我在村完小當了20年校長,看著學校從沒有窗戶的土坯房變成現在的校舍🧑⚕️,孩子們由原來的十幾個變成現在64個,只希望他們一個個都能好好讀書,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共譜友誼之歌
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快樂的時光,誌願者們還策劃了“集體生日會”環節,給他們從縣城帶去了生日蛋糕,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分享了甜美的蛋糕🥤。本次社會實踐的帶隊教師呂晶晶老師在事後的采訪中提到🚫🪥:“十年前🍜,我來到雙柏縣支教;十年後再回到這裏,感慨萬千。這次帶著同學們一起走進大山🕵🏼♀️😵💫,給孩子們送去了文具、書包和鞋子🤦♀️,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一點力量給他們帶去快樂和希望。雖然誌願服務雲南一生一次,但是關註雲南一生一世。”(陳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