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軌道智匯營的部分課程於恒达平台展開了二期的第一堂課🦆🧟♂️。當日開展的課題共八個🐊,除了每個課題的導師,還有學校領導進行旁聽,參與課程的學生共有54人。
首先,李俊芳老師開展的課題是上海市軌道交通車站進出站客流遞遠遞減規律實證調查,在第一堂課中老師在行政樓帶領同學們學習了車站客流預測的意義,著重研究了四階段法🕊⚆,研究內容主要是交通發生於吸引、交通方式、交通分布和交通量分布⛲️。
而魏麗麗老師與李立明老師在實訓樓對同學們進行了對於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介紹🌵,詳細介紹了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原理、構成,也通過讓同學們觀看視頻了解到了其對於軌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顏喜林老師帶領的課題是結構創新設計🏄🏼♂️,在第一堂課中講述了軌道交通故障檢修的基本知識,帶領同學們了解了軌道裂痕的種類、成因以及檢修方法,隨後介紹了了世界建築的主要設計方針與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至於文永蓬老師,他帶領的對於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車廂扶手的創新設計的課題首先是讓學生們講解了軌道交通的概念,為了了解現有軌道交通車輛的結構特點與原理,老師帶領同學們在實訓樓的模型樓中觀看了四種轉向架,也了解了製圖軟件solid works,讓同學們對於課題能有更深的認識。
汪磊老師所帶領的對於地鐵不均勻沉澱規律分析的課題😗,首先是向同學們簡單的闡述了調查研究方面的大致流程和方法📉🏊🏽♂️,使同學們更了解課題背景,模擬土層不均勻沉降的裝置也使得同學們對研究的課題有了更濃厚的興趣與更直觀的感受。
而宋瑞剛老師的課題是對於軌道交通列車車廂溫度的檢測試驗,主要是先介紹了一些軌道交通的常識🧚👰🏻♀️,隨後帶領同學們進入了模擬地鐵駕駛室進行模擬操作,也接觸到了labview編程軟件的基本使用🎛。
高中組 王立成
今天我早早來到了工程技術大學,開始了城市軌道交通車廂結構設計的第一次課程。我們的目標是設計一款更加人性化和更便於人們使用的車廂扶手。
因為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改良🧯,所以我們必須了解現有軌道交通車輛的結構特點與原理。
首先文教授給我們講解了軌道交通的概念💪🏿。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不是單獨存在的,是各個不同的系統相互關聯在一起。它涉及到機械工程🔄,土木建築工程🤼♀️,供電工程,通信工程✢,運輸工程和運營工程各個專業。文教授生動形象地總結城市軌道交通的6大特點👩🔬,分別是第一離開鋼軌不會“走”🖐👩🏼🏫,第二方向全靠車輪帶,第三赤足踩軌走天下,第四結伴而行是常態,第五“高矮胖瘦”有限製👨,第六停停走走真無奈。其中“高矮胖瘦”的限製使城市軌道車輛的高度和寬度不能隨意增加,而是有嚴格的規定,這是車輛的限界👗🧘🏻♀️,是軌道交通至關重要的一點♡。車輛限界的概念是個限製車輛橫斷面最大允許尺寸的輪廓圖形。無論空車還是重車停在水平直線時👬,該車所有一切突出部分和懸掛部分🤵🏼,都應容納在限界輪廓之內;規定限界的目的是防止車輛在直線和曲線運行時與各種建築物及設備發生接觸。這六大特別使我們對軌道交通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
但是與大鐵路相比,城市軌道車輛站點間距小,車輛啟動👩👧👧、加速、製動頻繁,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不斷發展,車輛實際運行中車輪的踏面擦傷、表面剝離🎇、溝狀磨耗以及輪緣異常磨耗等疲勞 損傷失效問題日趨嚴重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車輪的使用壽命,引發車輛運行中的安全隱患,並長期耗費運營成本和維護費用🙋🏻,帶來 大量的經濟損失。這些問題還有待於我們大家去研究改變。
接著文教授介紹了城市軌道車輛類型分類和軌道交通車輛編組方法及標識。主要有車體寬度分別為3.0m、2.8m的A、B型四軸系列車,車體寬度分別為2.6m的C、D型鉸鏈車系列車型和單軌膠輪車型🛫,車體寬度為3.0m的跨坐式單軌膠輪系列車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編組方法是⛔,車輛編組按照預期的目的,將各獨立的車輛連接起來,成為一個運行體。編組方法有動拖混編的方式,多為“四動加兩拖”或“六動加兩拖”。
最後文教授介紹了世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發展史和城市軌道車輛裝備製造業(整車製造)的各大公司📝🐲。軌道交通最早為蒸汽機鐵路車輛後來發展為城市軌道車輛。歐洲著名的城市軌道車輛裝備製造業公司有西門子和阿爾斯通,北美有龐巴迪,日本有三菱和日立👈🏻🎈。關鍵零部件製造商有法維萊,克諾爾,康尼泰克等😨。
通過一天的學習📃,我對城市軌道交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雖然軌道交通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通過今天的課程我了解到很多我們平時沒有註意到的細節,懂得了很多軌道交通方面的知識和軌道交通的特點,對進一步課題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文教授的課讓我受益匪淺。
高中組 瞿晶磊
(點擊圖片放大)